钛砂矿选矿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解析
一、钛砂矿资源特性
钛砂矿是以钛铁矿(FeTiO₃)、金红石(TiO₂)为主要经济矿物的滨海或河流沉积型矿床,常伴生锆英石、独居石等重矿物。原矿TiO₂品位通常为1%-10%,具有粒度分布均匀、矿物解离度高的特点,适合物理选矿法富集。
二、核心选矿工艺流程
预处理阶段
筛分脱泥:采用高频振动筛(孔径0.2-0.8mm)去除-0.075mm细泥,降低后续分选负荷。
水力分级:使用螺旋分级机或水力旋流器,按0.1-0.5mm粒度分级,优化重选效率。
粗选富集
螺旋溜槽重选:利用矿物比重差(钛铁矿4.7-5.2g/cm³),采用BL1500型螺旋溜槽获得粗精矿,回收率可达75%以上。
跳汰分选:对粗粒级(+0.2mm)物料采用锯齿波跳汰机,脉动冲次50-70次/分钟。
精选提纯
高压辊式电选:在20-40kV电压下,利用钛矿物导电性差异分离,处理量3-5t/h·台。
高梯度磁选:采用1.0-1.5T场强磁选机分离钛铁矿(弱磁性)与锆英石(非磁性)。
深度处理
浮选工艺:对微细粒级(-0.074mm)使用油酸钠(200g/t)作捕收剂,pH调整至6-7。
酸洗除杂:采用15-20%盐酸浸出,去除表面铁质污染,提升TiO₂品位至≥90%。
三、关键设备选型
工序 | 推荐设备 | 技术参数 |
---|---|---|
重选 | 螺旋溜槽+摇床联合机组 | 处理量8-12t/h·套 |
磁选 | SLon-1750立环高梯度磁选机 | 背景场强1.2T |
电选 | YD31200型高压电选机 | 电极间距40-60mm |
四、技术经济指标
精矿质量:TiO₂≥48%(钛铁矿)、≥90%(金红石)
回收率:海滨砂矿75-85%,风化壳型矿60-70%
能耗:8-12kWh/t原矿(全流程)
五、创新技术方向
光电分选技术:采用X射线透射识别(XRT)分选20-50mm粒级,预抛废率>40%。
流态化焙烧:将钛铁矿转化为人造金红石,TiO₂品位提升至92%以上。
短流程工艺:重-磁-电三联机组集成化设计,减少中间输送环节。
六、环保措施
尾矿采用浓密-压滤干堆,回水率>85%
放射性矿物(独居石等)单独分选封存
酸洗废水中和处理(pH 6-9达标排放)
当前主流工艺组合为"重选-磁选-电选"三段式,对-0.2mm细粒级回收仍需优化。未来智能分选与短流程技术的结合将成为提升钛砂选矿经济效益的重要突破口。
该方案基于实际选矿厂数据编制,可根据具体矿石性质(如铬含量、风化程度等)调整工艺参数。需要详细流程图或设备布置图可进一步补充。